想大家有空的話,就一起做做實驗?!主要使用赤兔。
因為某個大質量又需要尺吋精度的模型一直掉落印不出來,我推測應該是在模型的最低點第一層成型就失敗。
但這個好像沒什麼數據。看有沒有人要一起,用同一種樹脂、檔案試驗不同支撐及數據,試著得到最佳低點起始支撐直徑及列印速度。
測試說明:模型使用圓球、方塊、圓棒,直徑、邊長以1mm等差加大,從1mm到5mm共15顆。也許尺吋應該要加更大會更明顯,不過想說先這樣,測試不出極限再加大。
一、支撐請使用單一支撐,並選定直徑,試著放置在物體中心。因最小尺度為1mm,建議使用直徑0.8的支撐,接觸方式,接觸大小0.3mm、深度0.3mm,後續再依列印狀況調整,就能得知支撐的有效範圍。
二、光照參數請使用原廠參數。
三、設定馬達移動速度。
四、列印成功則為安全範圍,反之則否。
如此一來就有支撐的調整方向了,電機速度也能理解多快會破壞模型。
就想到弄一下,有什麼建議也請提出。
就個測試 XD
顧哲偉
2019-05-11 15:58:45
支撐設置>支撐頂部>有一個接觸深度,你把那邊加深會比較有效。
還有,除了圓球,其它的形狀其實也不用測,方形和圓柱平面懸空的部分太多,一定會變形,測不到精度。
Kevin Lan
2019-05-11 17:47:25
說老實話樓主你需要一台下沉式的光固化機...便宜的十多萬吧.
因為離型膜吸附力造成的變形或拉不住很難百分之百解決...
劉柏辰
2019-05-11 18:38:28
這樣試的想法在那裡,是因為自己本身要做的東西底面有造型嗎?如果照圖做圓柱方型我應該會貼平面,圓形我會拆兩半貼平面或在分模線以下做支撐。
Cherub Shiao
2019-05-11 19:42:10
上述的推理跟實際相符,離形過程中變型一定會產生,但變型程度如何,就沒有個答案,也沒有範圍,我想知道差多少。
這個測試主要是用來了解支撐的有效範圍有多大,並能夠在速度上有所調整。因為若是邊緣會變形,那變形是多少?在精度的要求下,又需要多少支撐呢?如果能試出讓變形量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,那就最好了。
……
查看更多
江臨天夏
2019-05-11 19:50:14
彭少邦
2019-05-11 20:31:38
離形模每個部位拉扯的方向力量都不同......所以我覺得這個測試沒有很大的意義啦哈哈 而且每加一個東西都會影響其他元件拉扯的結果...... 所以我覺得在拉扯方向上去考慮怎麼加支撐比較有意義
Cherub Shiao
2019-05-11 22:32:11
反正這是我個人想要去理解的部分,也想這樣試看看的再跟我要檔案吧 XD
Cherub Shiao
2019-05-13 22:50:07
Cherub Shiao
2019-05-14 04:20: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