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soho遇到Maker
soho在大家的印象中大致是一種兼差的性質,平常接一些公司委外的案子,或是幫一些人處理疑難雜症,甚至把idea變成實際的產品,soho有時化身為某些公司的技術傭兵或顧問,有時也會變成maker,能把soho當成職業的,當然是有他的過人之處,一般maker想將產品作小量生產,找大的ODM廠或是公司,那一定是非常好且有市場的產品,否則就要付出不少的經費,把maker比喻成農夫,ODM廠就是大型機具,soho只是小型機具,寫這篇只是讓maker們在量產或打樣的時多個選擇,在創業的過程能降低經費帶來的壓力!
Ray Tai
2015-10-18 21:46:41
確實Layout或是部分的產品設計例如機構找soho是不錯的選擇, 如果有配合好的soho可以長期培養
Dennis You
2015-10-18 21:55:18
不管找大公司或soho, 客戶自己得有能力跟他們溝通、懂他們的語言,並進一步管理他們。
歐敏銓
2015-10-18 22:27:40
梓全提到的是Maker Movement的一個大議題呢,在Open Software領域,Coder/Hacker接案的經濟模式早已存在,但如何轉移到Open HW/Maker to Business的領域,仍在摸索中。放大點看,SOHO經濟是所謂的On-Demand Service/Crowd Sourcing的一個面向,但往往需要有一個平台來支撐,會比較容易讓有能力的人可以量力量時間去投入,這平台的例子包括App Store、Uber、Airbnb、Yahoo拍賣,以及Wordpress的Freemium/Premium模式等。
Licter Chang
2015-10-18 22:41:18
真的要做小量的時候! 五片十片就是直接拿烙鐵對決了啦! 有一點可能會被誤解的~ 小量生產 ~ 並不等於產品化! 不等於產品化! 不等於產品化! 小量生產離產品化還有一段距離 !!!!!!
Dennis You
2015-10-19 07:40:49
端看這批小量生產樣品的目的性:是做為研發人員的功能驗證?給業務推廣用?或銷售給客戶?
如果是第三者,那得嚴肅高標準應對,因為跟客戶收了錢。客戶對商品的品質要求可能比你想像的要高得多,因為產品被用在複雜多變的情境中。
Roy Hsieh
2015-10-19 13:06:29
大部分要有理工背景,實際做過的人才會聽的懂,以前的技職教育就是強調一技之長,動手做,但好像不敵人性金錢誘惑, 紛紛轉型成科技大學,完全教學理論,好教好唬爛好申請預算
赵一帆
2015-10-20 07:08: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