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理員
統計數據
原文網址 劉貴丙 2020-03-26 08:09:59
各位大大,請問第一層列會有列印不均勻的問題如照,Z軸也已校正過還是如此,請問是有那沒用好,還是有別的問題,感謝
ChihJun Soong 2020-03-26 08:13:54
先用尺橫在玻璃平台上面,看看平台是不是凹凸不平的。delta 校正比一般xyz龍門機還麻煩。
黃俊傑 2020-03-26 08:16:34
有確定校正時每一點都觸擊到玻璃嗎? 有的話 調整皮帶鬆緊度看看 讓三個軸都是差不多的鬆緊度之內, 比較要求的話 可以用手機的調音APP 調整
史懷恩 2020-03-26 08:57:10
原來還有這招!感謝分享(筆記
Marco Lai 2020-03-26 09:27:44
用酒精把玻璃平面清潔後,把噴頭上的彈簧取下來,調整一下光敏開關,再做水平校正。
劉貴丙 2020-03-26 10:03:43
好,我都去試試看
Yves Hsu 2020-03-27 00:30:30
因為在靠近邊緣連桿會比較沒力, 所以我校正的時候都拆掉彈簧改綁橡皮筋, 在我的機器這樣可以校的比較準
原文網址 Yu Shu Huang 2019-12-14 16:21:49
求助Z軸不會home,Auto home時只有x自己先跑不關閉就會掉竿了。檢查過馬達的止付螺絲和幫滑軌上油之後還是這樣,不知該如何解決…
廖新弘 2019-12-14 16:39:10
把步進馬達的線交換一下,再來判斷
ChihJun Soong 2019-12-14 17:03:12
你有沒有設HOME 點是在中心點? 另外測一下三軸XYZ的位置是不是正確,一般是正面左方是X,右方是Y,後面是Z.
Paul Juang 2019-12-14 19:47:39
看一下有可能是該軸的限位的線應該有接觸不良狀況了
Yu Shu Huang 2019-12-15 16:41:20
結果Z軸不是問題,只是我忘了把端子插回去。以為終於又能快樂列印時發現出料還是卡卡的,用手推會出料但要印就不出料,以為是料的問題換料試來試去的時候,忽然發現又MINTEMP了(抱頭 心真累...這樣根本不敢妄想升級o<-<
原文網址 林似諭 2019-11-22 00:11:49
cura4.4(自訂模式) and cura 4.4(傻瓜模式),以上層厚0.1,使用者模式,列印速度30;傻瓜模式,列印速度60
第一張cura 4.4(傻瓜模式):有速度自適應,但功能沒開為什麼會有?
第二張cura 4.4(自訂模式):自適應層無開啟,列印速度30、外壁15、內壁30
第三張:4.4有主打拉霸模式(外觀、工程、草稿模式,但似乎只有自家機器有支援)
第四張:傻瓜模式,Z軸接縫為“最尖銳“
第五張:自訂模式,Z軸接縫為“使用者自訂“
第六張:傻瓜模式,壁走2圈,填充紋外露
第七張:自訂模式,壁走3圈,拉鏈線
第八張:傻瓜模式,下巴有熱堆積現像
第九張:自訂模式,美麗的下巴
第十張:有比較就有傷害
第十一張:背殺是誰?
第十二張:傻瓜模式,速度60 感覺機器快炸了
第十三張:自訂模式,天下武功唯快不破,我還是慢慢來好了!
總結:傻瓜模式還是不要用好了!
原文網址 舒彥農 2019-10-18 13:58:07
哈囉各位 我昨天收到atom3後做機子測試
結果發現接近邊界的列印品質一直不穩定,之中前後調平也做了多次 (步驟先薄膜再z軸
結果我自己拍了小短片 測試發現中間的噴頭距離就算ok了 但是前後邊界的噴頭與平台距離 很明顯一個過近 一個過鬆
這樣推斷下來是不是有可能是平台傾斜或噴頭機器整個歪掉的可能?
希望大家能幫忙解惑 謝謝~
林似諭 2019-10-18 14:01:34
碗形失真!
Charlie Ting 2019-10-18 14:54:27
玻璃固定座拆鬆,後面部份墊一張A4紙看看,再鎖緊看看
舒彥農 2019-10-18 14:57:48
Charlie Ting 我試試看後面能不能動
Moko Jenson Huang 2019-10-18 15:01:47
這問題真是頑固呢。
朱水融 2019-10-18 15:53:34
噴頭好像前後裝反了喔!
朱水融 2019-10-18 16:05:52
Eason Wen 2019-10-19 08:53:55
噴頭裝反...
原文網址 Cherub Shiao 2019-10-01 15:34:54
好!各位團員,這就是轉接頭的量產型式! XD 總之,加上了防護墊片、彈簧、鐵氟龍墊片之後,算是像個樣了。整體依然略長於原廠噴頭,但還不到需要調整Z軸的地步,除非要印到極限高度,不然可以自動調平後,調整Z軸就好了。 因為做了防護墊片,所以未來再也不用擔心陶瓷加熱片會被壓破了!像是自動調平或是OFFSET的時候直接壓破加熱片這種事就不會再發生了! 同時也附加了彈簧,會壓迫加熱片平貼於轉接頭上。可以想見這會有很好的熱效率表現。但是因為整體都是白鐵,所以熱平衡的達成時間較長,建議要預先昇溫後再列印,可能要給個20-30秒左右。這點跟之前雷切墊片的狀況接近。 另外,很可惜的是這墊片沒辦法用在原廠的噴頭上,因為原廠噴頭做得跟加熱片一樣大,所以沒辦法固定。請小心使用原廠噴頭或是直接購入轉接頭 A_A 同時,墊片上有垂直及水平側孔,兩者都可放入一般玻封的3950熱敏電阻,請依需求使用。個人認為垂直孔可以良好傳達電熱片的直實溫度,但其傳導至噴嘴端之消秏需要各位自行的體會。請先利用空置加熱的方式,慢慢的拉高溫度同時手動進料,依進料的表現來調整所需溫度。 側孔若是不用的話,請務必使用耐熱膠帶封住,以降低熱量損秏。 有興趣的可以參考賣場。 https://goods.ruten.com.tw/item/show?21926873891264 日前有購買轉接頭的團員,可以私訊,優惠300一個。 另外這也有E3D型式,有興趣的可以私訊A_A
James Lin 2019-10-01 16:50:56
看圖片好像加熱片附近有幾處滿尖銳的 :p
原文網址 王允上 2019-09-16 11:21:26
列印完A到移到B時,會撞到A,容易造成脫軌,是否有相關設定,在長距離移動時,能抬高一些Z軸的功能呢?
我用的切片是KISSlicer,若使用了這項功能,會不會拉長很多列印的時間呢?
感謝大家!!
廖新弘 2019-09-16 11:24:48
Z-lift
Stanley Chen 2019-09-16 11:47:10
被樓上搶先了!
Tk Leung 2019-09-16 11:58:26
但拉絲有幾會多了。
原文網址 王允上 2019-09-10 06:57:22
想請教各位大大,在ATOM的官網上我只找得到"長度與寬度跟實際物體比較起來是等比縮小或者放大的話,可以透過韌體的設定進行修正",但若想校正列印的Z軸比例,有得調整或修改韌體嗎? 感謝大家!!
廖新弘 2019-09-10 08:15:33
一般X,Y軸正確的話,Z軸應該就會凖
Keisuke Lin 2019-09-10 12:27:53
切片軟體可以設定,ex: cura
原文網址 姚舒嚴 2019-09-02 00:10:59
跟熨平很像,但是Z軸會動 Atom可以做到嗎?
陳維德 2019-09-02 00:14:47
這功能要都能用,只是要看風扇的角度會不會撞模型
陳家偉 2019-09-02 00:27:56
成果好有意思
Tsai Porridge 2019-09-02 14:36:53
這個功能是不是應該從切片去著手?
原文網址 劉丞偉 2019-06-24 12:35:02
求救文~ 之前很乖的阿痛最近怪怪的.印東西狂撞平台.檢查了彈簧.螺絲.皮帶...韌體也重灌了.校正有時正常有時不知道在幹嘛..... 後來發現是Z軸怪怪的!!! Z軸有點老人失智的狀態!?它有時候會罷工不動作只剩X.Y在動...動作一下正常一下不正常的..... 請問各位大大這可能是哪邊出了問題? 要怎麼檢查或是需要更換哪個零件呢?
黃俊傑 2019-06-24 12:38:42
晶片 拿E1的交叉試試
吳水豚 2019-06-24 12:39:34
主板出了問題...原廠應該早就知道有空焊的問題~後面焊點補一下錫就好
李大淳 2019-06-24 12:47:23
刷一次韌體看看
劉丞偉 2019-06-24 12:59:17
感謝各位大大~ 剛剛換了一下晶片..果然是晶片出問題了 ... 把進料的跟Z互換現在跑起來正常了...但進料有時候會老人癡呆沒推.....
原文網址 錢政宏 2019-05-23 09:41:42
[求救] 我今天把噴頭請下來清理,然後安裝回去,重新自動校正Z軸,然後出現影片狀況....... 我該從何處下手?
黃俊傑 2019-05-23 09:46:05
螺絲沒調好嗎?勾住的彈簧沒裝?
錢政宏 2019-05-23 09:48:05
是指橫向的那一條彈簧嗎?那條當時就都沒裝,印象中是原廠建議的......要查一下信封
Lau Profeel 2019-05-23 09:48:22
看起來應該是光學觸發螺絲調整還差那一點點
錢政宏 2019-05-23 09:48:52
所以我要在放鬆一些嗎?
黃俊傑 2019-05-23 09:49:09
久了 容易金屬疲乏 建議裝上
Lau Profeel 2019-05-23 09:49:21
往上旋轉直到紅光熄滅後停止
錢政宏 2019-05-23 09:50:10
好的,我研究看看要怎麼裝
錢政宏 2019-05-23 09:51:07
是的,這是我的手法,調整三次都是這麼做
Lau Profeel 2019-05-23 09:51:08
現在就是螺絲位置介於要遮不遮的位置 才會在autolevel的時候任意給了錯誤的訊息
錢政宏 2019-05-23 09:51:30
诶!!
Lau Profeel 2019-05-23 09:53:52
就差那一滴滴了我覺得,你紅光熄滅了再轉一點點
錢政宏 2019-05-23 10:06:31
成功了,還好不用重新整組請下來XD 感謝 黃俊傑 以及 Lau Profeel 的幫忙
Hawke ChienSheng Liu 2019-05-23 10:18:37
我的建議是先把鐵氟龍管移開,做完 Auto Calibration 或 Auto Level 完後再裝回去。 管子的牽引力其實有點大。
錢政宏 2019-05-23 10:22:01
雖然已經成功了,不過依然列入未來的可行方案之一,感謝
王隆 2019-05-23 13:32:57
將來有要換鐵氟龍館的話 可以再多預留長一點 牽引力的問題會好很多
羅尉辰 2019-05-23 15:21:23
正確解答在官網上有喔 https://atom3dp.squarespace.com/autoleveling-tw
全不選 發文排行